一、成绩清单
(一)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持续深化思想认识。一是坚持全面系统学。认真履行党组主要负责人职责,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吉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以及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论述相结合,重点组织学习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安排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时,把学习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学法计划,制定局系统学法教育方案和目标,全年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7次、党组会议15次、党课授课2次,学习重要篇目20篇以上,撰写研讨、心得材料万余字;同时加强体育法规、保密、财务、人事、信息安全宣传等制度的学习和贯彻,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带动,有效地推动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法治观念不断提升。二是坚持拓展内容学。为增强法治意识,提高法治素养,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将《体育法》、《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反兴奋剂条例》、《全民健身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纳入党组中心组、机关和基层党支部集体学习重点内容,采取领导领学、观看录像、体会交流和答题活动等形式,持续开展法治学习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党纪法规教育、正反面典型教育、党性党风教育,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初党组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党建工作要点、五型模范机关创建方案、四强党支部创建方案等文件,把党建软任务变成硬指标,促进一岗双责落实,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2次、党风廉政建设2次、党务干部培训2次;“七一”带领班子成员到四平战役纪念馆及党校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开展主题党日,对全系统党员分期分批进行轮训。7月26日,带领体育系统全体中层赴吉林市廉政教育中心参观学习;三是坚持创新方式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学习《宪法》、《民法典》、《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吉林市高危体育经营场所管理条例》、《行政处罚法》、《信访工作条例》、《国家安全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干部职工法治意识得到了较大提升。坚持以法治宣传月、8·8全民健身日为契机,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单,开展体育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同时,在市体育局网站开设政策法规专栏,方便干部职工和群众学习了解最新体育政策法规,推动了全体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体育系统依法行政理念。
(二)依法认真履职尽责,推动体育法治建设。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根据干部调整实际,及时调整充实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理顺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及时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统筹推进相关工作,有力保证了局系统法治建设坚强有力领导。印发《吉林市体育局2024年重点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二是强化建章立制。为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高议事效率,结合体育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吉林市体育局党组会议制度》、《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吉林市体育局财务报销制度》等规章制度,内容涵盖党组理论学习、会议、干部人事、公文审批、请示报告、财务管理、安全管理等体育行政管理全流程,以及廉政建设、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等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依法治体和依法行政工作。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集体研究、集体决策,不搞"一言堂"和个人说了算,使决策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同时,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全系统在签署协议、重大体育赛事以及在大行政决策和日常工作中涉及法律问题的,须由聘请的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后作出科学决策,截至年底,已为全局审核各类赛事合同、协议21份;三是强化作风建设。通过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座谈交流、接待来访等形式,广泛听取对政务服务水平、公正文明执法、落实政策措施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起底活动,将活动与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民生事项结合,在强作风、重落实、提效能上再发力,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再聚焦,解决好体育民生诉求,办好民生实事,走访居住地社区、包联社区共发现民生问题108项,其中受理民生问题90项。
(三)大力推进职能转变,强化政务服务提升。一是依法做好政务公开。在局官网上设立政务服务、政务信息公开、通知公告、重要信息转载、政策解读、政策文件等栏目,并及时更新重点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部门预算、决算、授予二级运动员公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示、政府采购招标公示、马拉松等大型赛事招标中标情况公示、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各类体育赛事报道、国家省重要工作等相关信息,累计更新150余条;二是着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按照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2024年审批事项总计575件: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11件,同比增长10%,其中新增场馆4件分别是丰满区两江游泳健身会馆、船营区一润游泳馆、莱恩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欧乐游泳有限公司;审核、授予、公示二级运动员等级证书205人次,同比增长15.8%;前置审核体育类民办非企业49件(年检47件、新增2件),同比增长6.5%;审批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10人次,同比增长408.1%。协调解决马拉松、冬季龙舟赛、游泳馆退费、滑雪场退费、健身场所退费等舆情、纠纷、群众投诉1700余件次(2023年不到50件次);三是严格落实执法责任。为进一步规范体育市场秩序,加大高危性体育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及时制定《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全年对行业领域(系统)经营场所(单位)共检查137次(高危险经营场所现场稽查80次),高危体育经营许可行政审批现场核查32次;对体育彩票、民办非企业俱乐部、体育场馆等40家进行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联合民政部门对7家体育类民办非企俱乐部进行了年度检查,召开了全市体育行业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工作会议。
二、问题清单
尽管在法治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法治建设工作要求,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推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转化还有差距。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待进一步强化。比如如何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体育工作契合不够紧密,理解不够深刻,党组中心组专题学法落实不够到位,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覆盖面不够广,部分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掌握不够全面,学用结合、以理论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行政执法不够规范。专业执法处室缺位,行政执法力量严重不足,目前,市体育局只有3人具备执法监督资质,缺少行政执法人员,无法对重大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
(三)法治宣传成效有待提升。宣传教育手段和载体不够丰富,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开展普法工作的方式方法仍需优化。
三、任务清单
(一)进一步加大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力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党组中心组至少每年组织2次专题学法,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研讨,研究制定用法治推动体育发展的措施,切实做到学用结合。充分利用举办培训班、体育赛事活动,板报、墙报、微信、LED等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
(二)切实提高工作人员法治素质。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要求,加强法治队伍开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吉林市高危险性体育经营场所管理条例》等学习培训和法治宣传。想方设法设立专业执法处室,配备专业执法人员。在机关内选取不少于6人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增强行政执法力量,提升执法能力。
(三)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按照《行政处罚法》、《体育法》、《吉林市高危险性体育经营场所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健全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党组会议重大决定法治审核制度,严格落实签订重大赛事、大额采购等协议、合同法制审核制度,严格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制定高危项目行政处罚清单,明确需进行法制审核的处罚金额标准。
(四)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切实把普法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充分利用会议、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等时机宣传《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反兴奋剂条例》、《彩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